最近,《華夏酒報》融媒體采訪團隊在走訪和調研酒類市場時發(fā)現(xiàn):不少酒企正在加碼研發(fā)低度白酒,并且度數(shù)比起日本清酒、韓國燒酒還要低上幾度。
或許,這在消費者眼中只是數(shù)字上的變化。但對酒業(yè)人來說,這不僅是巨大的技術進步與突破,更是重塑未來酒業(yè)格局的重要砝碼與關鍵。
為什么這么說?
恐怕要把時間拉回20世紀70年代。
彼時,我國白酒度數(shù)大都在60度以上,比如,65度的二鍋頭、63度的汾酒、60度的五糧液等,而世界上的蒸餾酒度數(shù)都在40度左右。因此,白酒很少能出口到海外。為了能把“中國白酒推向世界”,改變白酒“悶倒驢”“燒刀子”的印象,國家層面提出了把中國白酒的酒度降下來一點的要求,于是,一些酒廠率先開始了低度酒的研發(fā)。
1975年,張弓酒廠成功研究出38度張弓酒,自此拉開了低度白酒的發(fā)展步伐,也為以后的低度白酒盛行打下了技術基礎。
但經過近40年的發(fā)展,酒度再向下卻成了“老大難”。
首先,高度白酒降度生產低度白酒遠沒有實現(xiàn)標準化。一方面,因為地域分布廣、種類多、工藝復雜多變,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能實現(xiàn)更低度化的生產;另一方面,即便是部分香型實現(xiàn)了,但一些明顯缺陷也尚未找到更科學或者更理想的解決辦法。所以至今,白酒降度仍面臨著不少且巨大的技術難題,無法統(tǒng)一、規(guī)范、標準地應用及推廣。
“就技術而言,低度白酒生產已經不是問題。但優(yōu)質低度白酒生產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,特別是貨架期的劣變問題;其次是醬香型以及其它香型白酒的低度化問題?!憋嬃暇片F(xiàn)代風味化學創(chuàng)始人、江南大學教授范文來在接受《華夏酒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應該加大低度白酒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,如低度白酒風味下降的本質、低度白酒酯水解的本質,以及延緩酯水解的技術等。
其次,市場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有偏差。
“低度酒的工藝處理如果是白酒做,需要跨過很多門檻,比如穩(wěn)定性?!北本┦バ燮放撇邉澯邢薰究偨浝磬u文武告訴《華夏酒報》記者,低度白酒短期在國內沒有場景。目前,市場和消費選擇高度酒,是共識。
的確,《華夏酒報》記者曾經就白酒消費層面進行全國海采時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消費者對于低度白酒的理解存在誤區(qū)。往往有口味淡、不好喝、甚至加水不利于身體健康等標簽,更有甚者,因為高度白酒更流行,更能代表面子,就拒絕喝低度酒。
但實際上,為了得到更好的低酒度、更高的品質,很多酒企選擇了更好的基酒、更多的調味酒、更復雜的工藝,付出了更多的成本。
“作為消費者,難以理解的是你在高度白酒中加了水、降了度,當然消費者理解你也降了成本,你還說好,消費者難以理解。你說好,那么你應該賣得更貴一些,為什么高度酒比低度酒更貴?無論什么說法,消費者能夠理解非常重要?!敝袊茦I(yè)協(xié)會理事長宋書玉曾在第十九屆上海酒博會召開期間指出,近年來,由于某些輿論的宣傳,低度化受到了一定的沖擊。未來會有一個很重磅的科研成果推出,就是在高度酒當中,不加水進行降低酒度,直接降低高度酒酒度的技術會成為現(xiàn)實。這樣的低度酒一定會比高度酒更貴,消費者也一定能更好理解其品質內涵。
由此來看,改變消費認知,為低度白酒正名,就是為中國酒業(yè)振興。但慶幸的是,相關部委已經傳遞出了政策發(fā)展的積極信號。
2022年,工信部發(fā)布了《關于加快現(xiàn)代輕工產業(yè)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》。其中明確提出,在釀酒方面要針對年輕消費群體、國外消費群體,發(fā)展多樣化、時尚化、個性化、低度化酒類產品。
顯然,更低的酒度、更好的風味一定是酒業(yè)未來的選擇。
“低度酒今后確實是方向。一是符合潮流化的要求;第二也符合健康化的要求,因為今后人們喝酒還是要注重健康;第三,也符合國際化的要求。”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顧問、原副總經理吳佩海對《華夏酒報》記者分析指出,在技術上我們怎么突破低度酒的弱點,讓消費者感受到能夠和高度酒一樣的享受和口感,這應該是我們白酒行業(yè)努力攻克的一個難關。
“所以要順應潮流,酒廠都應該有兩手準備,既有目前比較暢銷的高度酒,同時,又把低度酒作為一種儲備?!眳桥搴H缡钦f。
來源:華夏酒報,記者:張瑜宸;好文貴在分享,若涉及版權,請聯(lián)系本站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