醬香型大曲發(fā)酵的特點有?
回香酒是什么酒?
輪次酒是什么意思?
是一種醬香型白酒。醬香型白酒的生產(chǎn)工藝完全不同于濃香型白酒,在每年的一個大生產(chǎn)周期中,分兩次投糧,七次或八次取酒,一般情況下是七次取酒,所謂輪次酒就是醬香型七次取酒的七個輪次的酒。 基本上從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6月每月一個輪次。 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五次、第六次酒的醬香型風(fēng)格典型突出。而前三輪次醬酒,生沙酒、第一次酒和第二次酒的質(zhì)量都特別差,以正丙醇為代表的高級醇的含量很高,不僅產(chǎn)生不愉快的味道,容易引起飲后“上頭”,利用價值不高。因此,前三輪次的插沙酒、第一次酒、第二次酒都需要經(jīng)過一系列工藝的特殊處理,以降低正丙醇等高級醇的含量,改善酒的口感、風(fēng)味、質(zhì)量,提高醬香型工藝前三輪次酒的利用價值。
意思是一種醬香型白酒。醬香型白酒的生產(chǎn)工藝完全不同于濃香型白酒,在每年的一個大生產(chǎn)周期中,分兩次投糧,七次或八次取酒,一般情況下是七次取酒。 “酒”,現(xiàn)代漢語規(guī)范一級字(常用字),普通話讀音為jiǔ,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中,在六書中屬于會意字。 “酒”的基本含義為用高粱、米、麥或葡萄等發(fā)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,如白酒、啤酒。引申含義為酒筵,如酒坐。 在日常使用中,“酒”也常做動詞,表示飲酒,如酒面。
驚蟄醬香型白酒制曲幾個輪次?
七輪。 1輪次:1輪次的基酒幾乎是沒有任何醬香氣息的,生糧的香味比較重,其酒體更類似清香型新酒的風(fēng)味,有突出的乙酸己酯香,喝到嘴里口感刺激,沒有后味。 2輪次:2輪次酒其實略帶有一丁點的醬香在口中,整體和第一輪次很相似,酸澀感重,幾乎沒有后味,略帶有一些果香味在其中。 3輪次:發(fā)酵到了第三次后,糧食中的風(fēng)味物質(zhì)才算是真正的出來了,3輪次酒的醬香味已經(jīng)是很突出了,口感柔和了很多,只是尾段并無明顯的后味。 4輪次:醬香味非常明顯,比起3輪次酒,4輪次更加豐富綿長了一些,略有一些后味在口中停留,整體的口感是比較舒服的。 5輪次:這一輪次酒的顏色已經(jīng)開始有些淡黃色了,酒體醬香依舊濃郁,略帶后味,中后段出現(xiàn)了一些焦糊香味,這一輪次是最像完整的醬香風(fēng)格的。 6輪次:醬香開始減弱了,但是焦香和糊香很明顯,后味很長。 7輪次:這一輪次焦中帶苦,醬香淡雅,已經(jīng)到了發(fā)酵的尾聲,主體風(fēng)味減弱了很多,但是后味以及空杯留香的特點主要來源于這一輪次的酒。
7輪次的酒各是什么味?
1輪次 酒精度≥57% 香味口感特征:有醬香味,略有生糧味,澀味,微酸,后味微苦 參考香味:楊桃、蘋果、芹菜味、香蕉、檸檬 2輪次 酒精度≥54.5% 香味口感特征:有醬香味,味甜,后味干凈,略有酸澀味 參考香味:黃瓜清香、草香、蒸飯味道 3輪次 酒精度≥53.5% 香味口感特征:醬香味突出,醇和,尾凈 參考香味:熟梨子、蜂蜜、薔薇花 4輪次 酒精度≥52.5% 香味口感特征:醬香味突出,醇和,后味長 參考香味:巧克力味、曲子味、熟透的香蕉味 5輪次 香味口感特征:醬香味突出,后味長,略有焦香味 參考香味:烤面包味、苦咖啡香 6輪次 酒精度≥52% 香味口感特征:醬香味明顯,后味長
第一輪次的醬酒怎么樣?
1. 第一輪次的醬酒質(zhì)量較好。 2. 這是因為在釀造過程中,第一輪次的醬酒通常使用的是最新酒曲和原料,酒曲中的酵母活性高,原料中的糖分和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充足,使得發(fā)酵過程更加充分,產(chǎn)生的酒精和香味更加濃郁。 3. 此外,第一輪次的醬酒通常經(jīng)過較長時間的陳釀,使得其中的風(fēng)味和口感更加豐富,品質(zhì)更為出眾。 因此,第一輪次的醬酒在口感和品質(zhì)上有著較高的水平,值得品嘗和欣賞。
第一輪次酒的醬酒幾乎無醬香,生沙香突出,生糧味、麻味、澀味、苦味較重,微帶辣味,后味帶酸。一次酒出酒率在3%左右(按糧食比例計算),利用價值低。由于正丙醇含量過高,調(diào)酒過程中能使用的量極少。
1到7輪次酒的酒體特點可以概括為什么?
1到7輪次酒的酒體特點可以概括為逐漸變得更加醇厚和復(fù)雜。 在第一輪次,酒體可能較為清爽,口感較輕,但隨著每一輪次的進行,酒體逐漸變得更加濃郁,口感更加豐富。 這是因為每一輪次都會經(jīng)歷陳釀和調(diào)和的過程,使得酒體中的香氣、口感和口味更加深入。 最終的第七輪次酒可能具有濃郁的果香、香料和木質(zhì)味道,口感豐滿而柔和,給人留下持久的回味。